登录 | 注册
中华江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江氏论坛 >> 我们是一家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我们是一家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有谁知道,“江郎”缘何“才尽”? 已阅:7069 / 回复:8(楼主)

江 淹:梁时文学家,曾历仕宋、齐、梁三代。以文章称于世,世称江郎。晚年诗文无佳句,时人谓之才尽,遂有"江郎才尽"之典故。 作为江氏人,我渴望知道。有谁知道吗?

作者:江瑞庚 (2007/4/23 11:15:05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 楼主:有谁知道,“江郎”缘.. 第 1 楼

这个……,我也不太清楚。

作者:220.176.153.* (2007/4/24 7:13:22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有谁知道,“江郎”缘何“才尽”? 第 2 楼


文坛素有“江郎才尽”之说,江郎即指江淹。此说首见于钟嵘《诗品》,《诗品》云:“初,淹罢宣城郡,遂宿冶亭,梦一美丈夫,自称郭璞,谓淹曰:‘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,可以见还。’淹探怀中,得五色笔以授之。尔后之诗,不复成语,故世传江郎才尽。”从江淹现存文集来看,自齐武帝时起到淹暮年,江淹的确少有佳作,这也印证了其“才尽”之说。那么江淹何以才尽呢?笔者认为“江郎才尽”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,其原因主要有三:

1 文学思潮的影响

从当时的诗歌思潮来看,江淹对永明时期形成的、被沈约等人推崇的“永明体”是有看法的。他不满过分讲究形式的时髦诗风,即永明体诗风,故而不愿意创作不合潮流的旧体诗,也更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创作“永明体”诗,于是就较少创作,因而造成了他“才尽”之窘境。

江淹的“才尽”出现在齐武帝永明年间[1]。《诗品》云:“永明相王爱文,王元长等皆宗附之。约于时谢朓未遒,江淹才尽,范云名级故微,故约称独步。”而永明年间正是“永明体”形成时期。《南史·陆慧晓附陆厥传》:“齐永明九年,……时盛为文章,吴兴沈约、陈郡谢朓、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,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,将平上去入四声,以此制韵,……世呼为‘永明体’。”江淹的诗歌主张与“永明体”的诗歌理论是不相同的。他在《杂体诗三十首序》中说: “世之诸贤,各滞所迷,莫不论甘而忌辛,好丹而非素。岂所谓通方广恕,好运兼爱者哉?……今作三十首诗,学其文体,虽不足以品藻渊流,庶亦无乖商榷云尔。”他的这段话与《诗品序》中所云“观王公缙绅之士,每博论之余,何尝不以诗为口实,随其嗜欲,商榷不同。淄渑并泛,朱紫相夺,喧议竞起,准的无依”极其相似。江淹创作拟古的杂体诗三十首,表现了作者对当时评论界存在的偏颇的不满[2]。从他的话里已透露出其对形式主义诗风的非议,“永明体”那种“争价一字之奇”的形式主义倾向,江淹自然是不会认同的。在江淹看来,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,要以表现“情物”为主。这种观点与钟嵘“诗品”倡导的诗歌观大体相同,与陆厥同沈约讨论四声中表现的观点也相近。钟嵘、陆厥是反对永明体的,江淹对“永明体”也不会持积极态度。事实上,江淹于永明四年左右任国子监博士 [3],时钟嵘、陆厥皆就学国子监,江淹对他们不无影响,他们持有大体相近的文学观是可信的。
既然当时文坛盛行“永明体”,某些轻薄之徒甚至笑 “词采华茂”的曹植诗为“古拙”,对“永明体”持不同意见的江淹,就不会创作古体诗,以免被人讥笑,也更不会去创作“永明体”诗。江淹诗与鲍照相近,王通《中说》云:“鲍照、江淹,古之狷者也,其文急以怨。”“急以怨”是指诗的不平之气和刚健峻拔的风格,这种风格与“永明体”不入。江淹借梦说“才尽”,恐怕是江淹身处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的自我解嘲。

2 社会地位的变化

江淹入齐以来,地位日渐显赫,没有了早年那种忧谗畏讥之情,也就失去了创作的动力。江淹出身不是很高贵,早年投附刘景素幕下,刘景素并不重用江淹,甚至把他投入监狱。后来刘景素密谋造反,江淹常讽谏景素,景素不纳,淹也曾作诗以讽。江淹因此触怒刘景素,被黜到遥远的福建任吴兴令。这一时期是江淹心情最痛苦的时候,心中充满了牢骚、忧惧之情。但生活和仕途上的坎坷,却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,他的许多优秀的作品,包括广为流传的《恨》《别》二赋,都创作于这一时期,这一时期是江淹创作的繁荣期。江淹入齐以后,他成了萧道成最得力的谋士。“军书表记,皆为草具[4]”,深得萧道成重用,他的官位亦愈来愈高,即便是曾除宣城太守,远离京城,那二千石的待遇与早年的生活也是天壤之别。入梁以后,他官至金紫光禄大夫,并被封为醴陵侯。其心境更是得意至极,自言:“平生言止足之事,亦以备矣。人生行乐耳,须富贵何时。[5]”失去了创作激情的江淹,再让他写出象《恨》《别》二赋那样的优秀作品,恐怕是不可能的了。再者,江淹做高官之后,就变成了一个御用文人,为萧道成、萧衍等起草了大量的表、书、诏,他的文集当中就保留了大量的这类作品。这样,他创作自己作品的闲暇机会恐怕就很少了。清人姚鼐在《惜抱轩笔记》卷八中说:“江诗之佳,实在宋齐之间,仕官未盛之时。及名位益登,尘务经心,清思旋乏,岂才尽之过哉,后世词人受此病者,亦多有之。”“尘务”是指政治上的事务,这些政治上的事务,恐怕就是指经常不断地为人代写官样文章之事。

3 生活情趣的变化

他的才尽,不但与文学思潮,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关,而且也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关。他在《自序传》中说:“仕所望不过诸卿二千石,有耕织伏腊之资则隐矣。常愿幽居筑宇,绝弃人事。苑以丹林,池以绿水,左倚郊甸,右带瀛泽。青春爱谢,则接武平皋,素秋澄景,则独酌虚室,侍姬三四,赵女数人。否则逍遥经纪,弹琴咏诗,朝露几间,忽忘老之将至。淹之所学,尽此而已矣。”这段话说出了江淹仙风道骨的本质。爱道求仙,在江淹的诗里边也有很多表现,如《从冠军行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》云:“方学松柏隐,羞逐市井名。”《清思诗五首》其五云:“我学杳冥道,谁能测穷已?须待九转成,终会长沙市。”这些诗都道出了他的道家思想。江淹出身贫寒,十三岁时,“孤贫,常采薪以养母”[6]。生活的困顿使他不得不走入仕途,仕途中的坎坷又使得他不得不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感情。而一旦生活境遇优越之后,他便又回到了他追求的生活道路上去了,创作自然也就会少了。

总之,正是以上诸种因素,造成了所谓的“江郎才尽”。

参考文献:
[1] 曹道衡.中古文学论文集.北京:中华书局,1986.243
[2] 俞绍初.《江淹集校注》前言。
[3] 俞绍初.《江淹年谱》
[4] 江淹.《自序》
[5] 《梁书·江淹传》
[6] 《南史·江淹传》


作者:71.63.9.* (2007/5/6 11:15:27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有谁知道,“江郎”缘何“才尽”? 第 3 楼

谢谢,是篇好文章。我将把它收藏

作者:江瑞庚 (2007/5/7 13:54:13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有谁知道,“江郎”缘何“才尽”? 第 4 楼

好文章
老江家人真得很有才啊

作者:江士滨 (2008/2/18 19:41:35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有谁知道,“江郎”缘何“才尽”? 第 5 楼

颠覆传统是近年来的一种文化思潮,先有为潘金莲昭雪,后有为秦桧平反,许多学者醉心于挖掘历史故事,恨不得从故纸堆里找刨出金锭来。这种做法虽然荒唐,但终究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。再说,用现代的眼光评判历史,总比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当下社会安全,起码不会背上“借古讽今”的恶名,即使有人把孔子定义为“丧家狗”,把李白说成“蛊惑仔”,也没见他们的后人到法院为其祖宗的名誉权打官司。

其实,对历史故事的评述,无一例外体现着评述者的价值观。比如对春秋时期“杀子以飨君”的易牙先生,古人津津乐道于他的忠君之义,现在看来不免令人毛骨悚然。与之相对应,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值得赞许的人物却常常遭到贬损,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就是其中一例。这个倒霉的江淹,自幼勤奋好学,6岁能诗,18岁就熟背《五经》,可谓才华横溢,其《恨赋》、《别赋》等华章更是千古奇文。只是到中年突然罢笔,才落了个“江郎才尽”的名声。

历史上关于“江郎才尽”的解释版本很多,流传最广的说法是,某年某月的某一天,江淹在凉亭午休,梦到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:“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久,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。”江淹摸了摸怀里,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,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,从此后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。不知道这是不是江淹杜撰的故事,反正当时也没有弗洛依德那样的学术理论,人们对梦的神秘感还停留在“宁可信其有”的状态。不过,凡是读过江淹生平的人都会明白,他所描绘的梦境不过是骗人的鬼把戏,这位曾写出过不少峭拔苍劲诗篇的文豪,一觉醒来文思皆无,无论怎么说也让人难以置信。

据《梁书》载,泰始二年(公元466年),20岁的江淹在宋始安王幕下任职,自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。因其聪慧超群,一度成为建平王刘景素的幕僚,在衮州出任文书之职。后因广陵县令郭彦文撰写文章,被以受贿之名判罪,江淹受到牵连,莫名其妙地被抓入狱。在狱中,他尽展才华把自己无限的哀叹诉诸笔端,生花妙笔令人拍案叫绝。不知道是建平王刘景素爱惜人才还是他的文章极端感人,总之没几天就得以获释,不久便考中秀才,并声名远播。迈出了这一步,江淹一步一个脚印,很快又升任巴陵王国左常侍,此后他官运亨通,历仕南朝宋、齐、梁三代,直至封侯而终。只要留心江淹的发迹史就不难发现,他的文章无疑助了他一臂之力。难怪清朝大儒金圣叹在《必读才子书》中说他“以文邀幸”,看来绝非无中生有。
文人自古以才情留名,而让江淹名垂千古的却是“江郎才尽”。这并不代表他愚钝,恰恰相反,自幼丧父,家境贫寒,曾采薪养母的江淹最懂得卑贱是什么滋味。他任御史中丞后总结了前半生的失误,力戒广陵县令郭彦文那种写写画画的毛病,即使不得已而写,也是“皇齐启运从瑶玑”之类的华丽篇章。为了博得君王欢欣,苟全性命于乱世,他渊博的知识和才学全部转化成生存智慧,虽然这是种当奴才的智慧。

如果说江淹的《恨赋》是千古绝唱,那么他假借托梦罢笔便是旷世之举。他看透了封建君王的专擅思维,宁可背上“才尽”的名声被后人讥笑,也不肯引火烧身。事实上,江郎何曾才尽?罢笔之后的江淹在体制内可谓顺风顺水——齐东昏侯永元年,崔慧景拥兵自重而造反,叛军围困京城,士族官僚纷纷投身于叛军门下,只有江淹称病不往。崔慧景战败,众人对江淹的明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后来萧衍又率兵起义,士族官僚借前车之鉴,人人安之若素,而江淹却脱去官服,投奔了萧衍。萧衍获胜称帝,江淹得到了重用,官至尚书左丞,权倾朝野。在这一张一弛之间,江淹显现出了成熟的政治修养和过人的聪明才智,在这样的大智慧面前,吟诗作赋摆弄文字实在是雕虫小技了。

有意思的是,迄今为止没有人觉得“江郎才尽”是歪曲历史事实,因为在中国人固有的概念里,文人向来视气节如性命。不过,翻开中国的历史,却极少找到陈寅恪那样铁骨铮铮的知识分子,纪晓岚那种的曲学阿世之辈就不用说了,连豪气冲天的王安石、苏东坡也是活得胆战心惊,轻者被贬流放,重则坐牢杀头,想表现一下“气节”,也经常是表错了情,成了一场场“自虐”表演。究其原因,终究是他们缺少江淹的睿智,进入官场后不务正业,仍然以文人自诩,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,动辄上疏直谏,常常大放厥词,甚至在上级领导面前哪壶不开提哪壶,偏偏就领悟不了“江郎才尽”的真义。

自古以来,中国的文人对社会问题一般有三重境界:一是无意为之而不写,二是有意写而不写透;三是知道不便于写而不写。江淹无非也是历经了三种心态,最终为了求得更好的生活而罢笔。但不论怎么说,这样心态下的人格也是扭曲的,而这并不是江淹们的耻辱,封建社会制度注定了本身就是悲剧。当然,这样悲剧中往往不乏喜剧色彩,所以今天总是有人喜欢拉出一些古人来寻开心。是不是今天的学者文人领悟到了江淹的处世哲学另当别论,关键是这种学养缺乏江淹式的幽默。就像“江郎才尽”这个成语,看似后人拿他开涮,实际上却是江淹把中国人涮了一千多年。


作者:江洪 (2008/11/8 12:37:26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8 每页5条 当前1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42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42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江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332.0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江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